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

有关风月俏佳人豆瓣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时间: 2023-03-14 作者:admin 来源:互联网 点击: 1563 次

  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总理记者会共回答了10个问题,包括4个境内媒体提问、6个境外媒体提问,时长近1个半小时。话题包括新一届政府工作、经济增长、港澳发展、台湾问题、民营经济、民生问题、疫情防控、干部作风建设等。

  李强在记者会上多次用个人经历举例,分享了从小听得最多的励志故事,还向全体公务员喊话,不能光踩刹车、不踩油门。

  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图源:新华社)在回答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时,李强说:“我长期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工作,经常有机会与民营企业家交流,对他们发展中的期盼和顾虑还是比较了解的。”

  “我不由想起当年江浙等地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时,创造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李强说,虽然现在创业的模式、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当时那样一种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是永远需要的。

  在谈到中美关系时,李强说,“我去年大部分时间是在上海工作,接触了不少包括美资在内的外企高管,他们都告诉我看好上海、看好中国。”李强说,这些都表明,中美可以合作,也应该合作。中美合作大有可为。围堵、打压对谁都没有好处。

  全场最后一个问题是政府自身建设问题,李强说:“我长期在地方工作,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他表示,要推动各级干部多到一线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向人民群众学习,真正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长期在大机关工作的年轻同志,要深入基层、心入基层,更多地接地气。

  谈到中国经济时,李强说:“中国发展确实有很多优势条件。比如,市场规模巨大,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源丰富,发展基础厚实等,更重要的是制度优势显着。说到困难,大家都有困难,今年我们的困难也不会少,但是,大家想一想,哪个时候、哪一年没有困难呢?我们从来都是在克服困难中不断实现新发展的。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从小听得最多的故事就是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等,都很励志,讲的都是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中国人不会被任何困难所压倒。”

  李强还表示,从最近两个多月情况看,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企稳回升态势,一些国际组织也调高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我想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长风破浪,未来可期’。对此,我充满信心。”李强说。

  最后一个问题是政府加强自身建设问题。李强表示,以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转变职能、提升效能、改进作风。突出抓四件事:一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二是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三是提高创造性执行能力,四是坚决守住廉洁底线。

  在说第三件事时,李强表示,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都要有服务意识、发展意识,特别是在履行审批、管理职能时,不能光踩刹车、不踩油门;不能尽设路障、不设路标;凡事要多作“应不应该办”的价值判断,不能简单地只作“可不可以办”的技术判断。要坚决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做有创造力的执行者。

  “我自己也可以说是个老网民了,一有时间我也会上网,看看网民关注什么,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李强说。

  谈到就业问题,李强说:“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最根本的一条,还是要靠发展经济。具体工作中,我们将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进一步加大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

  针对人口负增长问题,李强说:“我国人口增长由正转负,有人担心人口红利会不会就此消失,我看没那么简单。人口红利既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我国有近9亿劳动力,每年新增劳动力都超过1500万,人力资源丰富仍然是中国的突出优势。更重要的是,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可以说,我们的‘人口红利’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形成,发展动力依旧强劲。当然,我们对人口增减可能带来的问题还要作深入的分析研判,积极应对。”

(责任编辑:admin)

社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招贤纳士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