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

回澜不负“那一刻”的深情嘱托

时间: 2023-04-22 作者:admin 来源:互联网 点击: 1563 次

  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与深远海立体观测网支撑保障与信息服务中心主任赵玮教授亲切交谈,听取了关于“南海立体观测网”和“南海海洋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及运行情况汇报,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

  管延锋作为海洋观测技术工程师,在现场全程聆听了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总书记面带微笑向我们招手,平易近人,”他回忆道,总书记听得非常专注并不时提问,提的问题都很专业。“作为现场参加人员,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总书记对海洋事业的关心,以及对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期盼,这对我们一线调查人员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鼓舞。”管延锋说,“自己参与的工作能够得到总书记的认可,干劲更足了!”

  参加工作初期,作为实习生的管延锋第一次参与海洋调查,看到那么多观测设备和锚系部件整整齐齐布置在船舶后甲板,团队成员一遍遍检查核对,这种细致严谨的科研作风,让他觉得每一位成员都光芒四射,也坚定了从事这份充满挑战和魅力的工作的决心。

  一晃10年过去了,如今的他积累了丰富的海上调查经验,参加出海调查航次20多次,出海天数近900天,参与了南海潜标观测网、西太平洋潜标观测系统、西北太平洋黑潮延伸体实时观测系统的构建,并多次参加马里亚纳海沟综合调查航次。

  在过去的一年中,管延锋直言自己更忙了,因海上调查设备维护及航次保障等工作,经常出差前往三亚,出海频次也不断增加,但家人对这份工作的认同感越来越强,也越来越能理解和支持自己的工作。

  三亚崖州湾拥有得天独厚的实验条件,从这里出发,海洋科考船只需几小时就能到达作业海区,管延锋所在团队充分利用三亚在南海海洋观测中的有利位置,依托三亚海洋研究院深远海立体观测与信息服务基地,组织开展海上调查活动。

  潜标是实现对深海长期连续观测的最有效手段,针对不同观测需求开展潜标的系统配置、水动力学优化设计及锚系单元设计等工作,是管延锋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潜标的锚系连接部件大量采用不锈钢材质,为降低不锈钢材质对潜标系统安全的影响,我们会对所有的不锈钢连接部件进行材质分析。”管延锋说,在做好相关设计工作的同时,对于各项细节的严格要求,也是保证潜标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

  这一年,他积极参与海上观测装备的设计与研发工作,承担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担任调查航次领队,带领队员开展观测设备的使用及维护、潜浮标等锚系观测装备的布放及回收等工作,并协助航次首席科学家进行航次作业规划及站位作业中样品采集,为南海立体观测网及西北太平洋黑潮延伸体观测系统的构建及维护提供技术支撑。

  这一年,管延锋所在团队围绕海洋观测装备研发、海洋立体观测网构建、海洋环境信息综合应用三大优势领域,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多向发力,取得了系列进展,初步构建了 “海-地-空-天”一体化、多平台协同的“南海立体观测网”和“数据采集端-大数据平台-应用服务端”一体化“南海海洋大数据中心”,获取南海复杂海洋环境的长期、立体、实时数据,并开展融合信息服务,支撑国家海洋安全、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经济、防灾减灾、科学研究等方面战略需求,着力打造国际深海立体观测与信息领域的国际高地。

  一群人,一片海,一份嘱托,点亮了深蓝梦。面向未来,管延锋说:“今后将充分利用积累的工作经验,提高海上观测作业效率,努力开展海洋观测技术创新,为国家海洋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社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招贤纳士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